随着生物制药技术和行业的不断发展,原液冻融工艺已成为生物制药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原液冻融工艺的优势
对比连续生产工艺,选择原液冻融工艺具有以下主要优势:
1. 应对生产不确定性
生物制药生产线可能因设备维护、故障或法规审计而暂停。拥有冻存的原液库存,可以在生产线中断期间,持续保证下游的制剂灌装和产品供应,避免市场断货。
2. 解耦上下游生产
上游的细胞培养和纯化是连续且耗时的过程,而下游的制剂灌装通常是分批进行的。先将原液冻存起来,再根据市场订单和灌装线档期,灵活地、分批地进行解冻和灌装,可以极大地提高生产计划的灵活性。
3. 平衡多产品线生产
对于拥有多条产品线的药企,同一套纯化设备需要生产不同产品。将上一个产品的原液冻存后,设备就可以立即进行清洁和转换,用于生产下一个产品,以此可显著提高设备利用率。
4. 完成必要的质量检验(QC)
从原液生产完成到获得所有放行检验结果(如纯度、效价、无菌等)需要数周时间。冻存可以 “锁定”原液的质量状态。待所有检验合格后,再决定是否进行下一步的灌装。如果检验不合格,这批冻存的原液就可以直接被废弃,避免了后续更大的损失。
原液冻融工艺与一次性产品选择
近年来,随着一次性生物技术蓬勃发展,更多客户开始选择使用一次性冻融袋。而传统冻融瓶相比冻融袋则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包括:
使用前需要清洗灭菌和验证;
冻存不均一;
分装需要在层流保护下进行;
冻融规模和参数放大困难;
储存和运输需要更大空间。
百林科 BioHub® 一次性冻融保护袋:
安全可靠,适配多阶段冻存
百林科BioHub® 一次性冻融保护袋可用于生物制品研发和生产过程中,涉及中间产品及原液等物料的短期、长期冻存。

图1:BioHub® 一次性冻融保护袋
BioHub® 一次性冻融保护袋主要特点:
一次性使用,减少污染风险
自主研发的 FirmaX® S32 膜材和国外进口 9101 膜材,可耐受 -80 ℃储存

图2: FirmaX® S32 膜材结构示意图
![]()

图3: Renolit 9101 膜材结构示意图
充足的冻融验证,可耐受 -80 ℃储存:辐照后的BioHub® 一次性冻融保护袋分别充入 50%、75%和 85%标称体积的超纯水。在-80℃条件下反复冻融,每次冻存时间不短于3天,测试总周期为 30 天。数据结果显示,反复冻融后BioHub® 一次性冻融保护袋未出现破损、漏液等现象,完整性良好。
冻存后通过完整性测试及连接牢固度测试,无漏液风险:每一个BioHub® 一次性冻融保护袋在出厂前均会进行100%完整性测试,袋子标签信息具备追溯号。
液体接触材料符合 USP<88> CLASS VI
不含动物源性成分 (ADCF)
无 TSE/BSE
细菌内毒素 <0.125 EU/mL
可提供提取物研究文件和验证文件
配套冻融盒:有效降低损坏风险
同时,BioHub® 一次性冻融保护袋可搭配百林科BioHub® 塑料冻融盒,冻融盒可为冻融袋提供充分的保护,极大地降低了冻融过程中的袋子损坏风险。
BioHub® 塑料冻融盒:
通体由 HDPE 材质制成,耐受-80 ℃低温。适配BioHub® 2D 12 L 一次性使用冻融袋和BioHub® 2D 6 L 一次性使用冻融袋。

图4:BioHub® 塑料冻融盒
百林科冻融保护袋验证齐全,安全可靠,体积覆盖广,客户应用案例多,覆盖研发、临床到商业化生产的多阶段需求。
即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