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化宝典之层析系统篇
在层析实验中,气泡是影响实验精度的 “隐形干扰项”—— 无论是缓冲液、样品还是设备管路中残留的气泡,都可能导致层析图谱拖尾、柱效下降,甚至中断实验进程。而层析柱的正确连接,更是保障实验稳定性的关键环节。那么今天,就由百林科带您一起以 PuriLinX® 台式层析系统为例,详解实验前的 “排气操作” 与 “层析柱连接” 核心步骤,帮你规避风险,高效开启纯化实验。
第一步:设备排气操作 (泵冲洗 + 手动排气)
在使用PuriLinX® 台式层析系统进行正式实验前,我们可以使用泵冲洗命令进行泵冲洗及手动泵头排气对设备进行排气操作。
1. 使用泵冲洗命令进行泵冲洗 将本次实验所需要用到的所有的缓冲液入口管道(如A1-1、B1等)全部插入到纯化水中: 在系统控制窗口点手动控制 ,在弹出的手动控制窗口中选择输液泵→泵冲洗 ,分别选择需要泵洗的缓冲液入口管路 ,点击执行 ,系统泵即自动开始冲洗。
图1:SPower软件中泵冲洗界面
2. 手动泵头排气 在系统进行泵冲洗命令时需观察入口管道中是否有气泡、如有气泡是否在向前移动,或观察W1出口是否有液体流出。如发现管道中有较长段气泡无法排除或W1出口无液体流出,需要在泵冲洗结束后对相应的缓冲液入口管路进行泵头手动排气。具体操作方法为: 将注射器连接到需手动排气泵处,确保注射器与排气阀连接紧密。 逆时针旋转打开排气阀,将液体缓慢吸入注射器,直到液体到达泵头。
图2:PuriLinX® 台式层析系统
手动排气示意图
注意:
泵A进行手动排气时,系统默认走A1,如需对A2进行手动排气,需要点击手动控制→流路→泵 A入口将入口改为A2。泵B及泵S同理。
第二步:层析柱连接: 无气泡装配,保障柱效稳定
接下来,我们需要将层析柱连接到层析系统上,该如何操作确保在连接的过程中没有气泡进入到层析柱中?
1、连接前软件参数设置 在物理连接层析柱前,需先在 SPower 软件中设置 3 个关键参数,为连接操作提供安全保障: 设定报警压力(报警压力设置参考层析柱的说明书): 在系统控制窗口点手动控制 ,在弹出的手动控制窗口中选择报警→柱压差报警 ,设置0.3 Mpa,点击插入 设流速为0.5 -1 mL/min: 输液泵→流速,设置0.5 mL/min,点击插入 设流路: 流路→柱位阀,设置Column1,点击插入,最后点击执行
图3:SPower软件中层析柱连接设置界面
2、物理连接操作:“液封防气泡” 技巧 软件参数设置完成后,按以下步骤物理连接层析柱,核心是通过 “液体溢出” 形成液封,避免空气进入: 接下来拧开柱子上端的堵头,将柱位阀上的出口连接线拧开,看到液体在向下滴,将堵头放在柱子的上端,此时不要拧紧,看到慢慢的有液体从柱子上端溢出,这时,先半旋紧接头,然后半拧开柱子下端的堵头,最后旋紧上接头以及拧开柱子下端的堵头,将柱子放在夹子上,用连接线将柱子的底部与柱位阀的进口连接。
三、柱平衡与实验启动
层析柱连接完成后,需按以下步骤开启实验前准备: 调整流速:根据层析柱说明书推荐的工作流速,在 SPower 软件中调整流速; 柱平衡:用实验所用的平衡缓冲液冲洗层析柱,通常需冲洗 3-5 个柱体积,直至紫外检测器基线平稳(无波动); 启动实验:基线稳定后,即可按照预设方法进行上样、洗脱等实验操作,全程通过 SPower 软件实时监控层析图谱,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总结
通过以上 “排气→参数设置→柱连接” 的标准化操作,可最大程度规避气泡干扰与操作失误,让百林科PuriLinX® 台式层析系统充分发挥性能,为层析实验的精度与重复性保驾护航。后续我们还将推出更多纯化内容,敬起关注!
即刻咨询